我和笔者

311 0

我觉得所有读学术论文的人都会有这个痛苦:一篇文章中,满篇的“笔者”来“笔者”去,有时候就会想,这不就是你自己嘛?“我认为”就是我认为嘛,为啥要写“笔者认为”呢?

这就是行业术语。比如做新闻的,写的新闻稿,都是记者采访了谁谁,而不是我采访了谁谁。这是由来已久的,且不管别人的想法和初衷吧,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说一个本科生写的课程论文,用的都是“笔者”,老师看了,就大发雷霆,说:你在文章里面讲的全是你自己的看法,还装什么第三方客观立场,用什么笔者?不就是你自己吗!

这个看起来是好玩的段子,但其实也不全是段子,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比如我吧,读博之前写的论文,且不管质量如何吧,行文中大部分时候都是用“笔者”,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屌屌的啊,感觉自己好客观啊!经常写完了自己读上几遍,竟有飘飘忽忽的感觉,彷佛自己已经进入学术殿堂啦!

我就想,为啥我要用笔者而不用我呢?因为别人这么写的,我模仿;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用笔者,读起来就觉得很自己很客观,这样让别人看我的文章的时候,肯定他也觉得我很客观。这不正是符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注重研究者客观的传统嘛,用韦伯的话说,就是价值中立。

然而很长时间之后,越发感觉不对。因为我读了很多人的论文,用笔者的并不就显得客观,甚至很多文章满篇就是自言自语呢,他也用笔者。也就是说,笔者,并不是客观的代名词。我就这个问题还问了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他的解释非常有意思:笔者就是让别人看起来你很客观。好吧,我得承认,我一开始就是这么看别人的,所以才模仿的。

我又想起一个事儿来,我自己的事儿。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就是满篇是用“我”这个词来表达我自己,而不是用“笔者”。我就去投稿了,编辑很客气地指出:文章主观性太强,不符合学术论文应有的规范。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因为我用了“我”,还是因为论文确实主观性太强呢?咱得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于是我在Word里面查找——>替换——>全部替换,把“我”替换为“笔者”,再去投稿,过了几个月吧,文章就被录用啦!虽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为啥,可是我感觉到了,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至少觉得,看到“笔者”会比看到“我”,要感觉这文章更客观些。

可见在这个学术圈子里面,很多人是喜欢“笔者”超过“我”的。不过也有另一派的气象。比如我还知道,很多人也喜欢“我”超过“笔者”。我就算一个。我就觉得,既然现在学术圈子规范已然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何必装客观用“笔者”呢?倒不如,说自己的想法就说“我”嘛,坦率,直白。

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我个人的喜好,这背后有很多学术原因,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追求客观性的,也不是所有的学术都是要去做到价值中立的,即便是韦伯啊,他说价值中立,最重要的还是强调教师和学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的时候,你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各个层面、角度来思考,而不是只跟你的立场来思考,不把讲课授业变成宣传。你要是去读韦伯自己写的书,就能体会到,他就有很强的立场,是有自己的偏好的。

在我看来,国内学术文章中,用“笔者”来说话的,绝大部分都是伪客观,也就是说,把这些“笔者”全部替换为“我”,不会改变什么,如果说有变化,那只会让读者觉得作者更亲近了些。所以我自己写的文章,绝大部分要表述我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就会说“我认为你该死”,而不是“笔者认为你该死”。

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笔者可以表示一个作者,也可以表示多个作者的情况,可是我只能表达我自己是一个作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呢,我觉得用“我们”,也未尝不可。总有很多人认为,使用第三人称,或者第三方立场,就代表着客观,但并不如此。

还有,用“我们”比用“我”还有另外的一个微妙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有种参与感,感觉读这个文章或者书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在表达看法,也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这样对于读者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和观点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你要说,这是拐带读者,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认为,当读者第一遍读你写的东西的时候,你不就是希望他明白你的的意思吗?让读者跟着作者,也许会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呢。如果是一个有批判和鉴赏能力的读者,他必然会在理解之后,又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因而也会生发自己的观点的。

现在许多学术论文和著作枯燥乏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在写的时候,故意装逼,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套上各种牛逼轰轰的时髦理论,还伪装客观中立的立场。我曾经还听过一种观点,就是人文社科的东西嘛,越看不懂的就是越厉害的。难怪有人的文章写的那么难懂!与之配合的是,原本这世上啊,没有一个产业叫装逼,而现在装的人多了,这个产业也就火了,于是诞生了很多“宝典”。

反正我自己呢,现在特别喜欢的就是那种深入浅出的文章,读来有意思,或者读来有启发,就是我认为的好文章,这跟发了什么等级的期刊没有关系。

最后更新 2015-02-03
评论 ( 0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