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读书》2014年第12期

298 0

这期《读书》杂志有几篇很意思的文章。

杨念群写上海亭子间的文人病,很有意思,放在政治——艺术这个纠结的范式下面,拿毛泽东——萧军做例来具体讨论,很清晰的展示了毛和萧的合与不合的背后的根源。值得认真看一遍。另外香港牛津出了萧军的延安日记,两大本,可以辅助着一起看。我还没看完,等看完这两大本了,再写个读后感。

刘禾写的《小说家拿破仑》长我见识了,我还不曾了解到拿破仑好这口儿呢!想来很多大政治家军事家开始都是文青或者想当文青的,命运使然,最后干起了杀人的勾当。文章中有个很好玩的段子:

“在横跨地中海的时候,拿破仑的战舰被英国皇家海军尼尔逊上将围追堵截,时时面临灭顶之灾,但这位大军统帅居然在舰艇上召开了三天学术研讨会,讨论的是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及荷马史诗和《莪相集》”

忍俊不禁啊!这才是热爱学术啊!这才叫学术癌啊!

陈建华《体制内的活法》简直是把我们现在的学生体制说得令人哭笑不得。如,现在只有一个学术派别:基金学派。老头子钱锺书要现在肯定得不到基金支持。那谁本雅明,论文注释不规范教授没评上,一气之下摔了罐子走人。想起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说的:你老说韦伯韦伯福柯啥的,那韦伯、福柯来我们系,没有发文章也照样拿不到博士学位呀!书多有个屁用啊!

这个小文章看起来,把中国现在体制数落一番,作者说,咋活啊?谈恋爱呗,玩若即若离呗。不知道这作者是不是这么干的,反正我觉得,这样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两边都是边缘人,说不好听,就是小混混,还不如做个纯粹的边缘人。譬如,我就喜欢高华那样的,他是真的边缘,最后也是真的中心。

徐贲和张会杰的两篇文章,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生涯的,看起来挺心酸的,咋搞学术都这样呢?运气这么重要,是不是我也得去归元寺烧个香?

有篇关于吴宓日记的通信,没大看明白在讨论什么,可能是我没有接触过吴宓。就觉得,两人称呼上,老姐来老姐去的,这要是真是这样写电子邮件,那就真是老派文人的沟通方法啊!没想到现在还有。

其他还有一些文章,挺有意思的,比如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挺应景的。

一期有两三篇好文章值得看,一期杂志就值得买了。现在十块钱也就在武汉这样的城市吃个牛肉面,妈的还没牛肉。

黄健
2014年12月21日

最后更新 2015-02-03
评论 ( 0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