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史:近代中国的身体、政治与视觉再现”工作坊简述

262 0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学术工作坊,并在会议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图像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话题,必须重视的是,它不能仅作为文字的配件存在,它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结合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美术史的情况下,图像的研究可以有很好的前景。下面是来自复旦大学历史系张仲民和周永生的会议简述。

以往为艺术史、美术史、人类学、考古学所重视的图像,如今也日益引起史学界的重视,愈来愈多的史家开始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图像资料。在这样一个“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情况下,重新思考图像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资料的作用与意义就非常必要,尤其是在图像资料并没有引起中国近现代史学界足够重视的情况下。鉴于此,2014年10月25-26日,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举办了“看图说史:近代中国的身体、政治与视觉再现”的学术工作坊,邀请两岸三地十六位学者,就有关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希望大家用各自具体的研究回应与展现“图像转向”的影响,同时呼吁更多历史学者注意图像资料的重要性。

就某一特定文本或主题的图像进行研究的作品主要有复旦大学邹振环与四川师范大学张晓川。邹振环就《坤舆万国全图》刊本及其彩绘本中所描绘的海陆动物,探究了在动物知识输入的过程中,利玛窦如何利用“殊方异兽”的不同象征与隐喻,隐秘地宣传基督教观念。借助该图的文字与图像,邹振环揭示了利玛窦通过《坤舆万国全图》的海陆动物记述,与中国文化人进行知识互动的历史。张晓川则以《杨忠武侯宣勤积庆图》为对象,对该画册的绘制、成册与石印出版的大体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画册结构、叙事以及部分绘图细节展示出的理念,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于民国时期的图像研究,有三篇文章。台湾中原大学皮国立尝试以报刊的图像资料建构“新生活运动”在民众那里的形象,认为报刊中的有关图像,展现出“新生活运动”的视觉化威力及其欲传达的形象。香港浸会大学罗婉娴则利用民国时期化妆品的图像广告,分析在提倡国货运动和“新生活运动”影响下,广告图像展示给民众的消费文化为何,以及民众的时尚追求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冲突。华东师范大学侯艳兴对民国时期上海杂志上刊载的120余幅自杀漫画进行了考察,分别对自杀漫画的自然意义、社会意义及文化意义进行了解读。

宣传画是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视觉化。此次会议有多位学者都关注了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宣传画。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重点关注这些宣传画中呈现的身体与政治叙事,分析宣传画的身体叙事与主题的关系及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认为将宣传画放到历史脉络中去理解是基础性工作。而南京大学王海洲则基于图像政治学的研究路径,对1949-1984年间中国大陆地区产生的165幅女民兵宣传画进行分析,梳理了女民兵的发展史和165幅女民兵宣传画的基本情况,并以微笑与愤怒以及国际关系斗争中的女民兵形象为分析重点,意图梳理新中国建构女性国家认同的历史和特征。华中科技大学黄健从群众观看的角度,关注了1949-1978年间政治宣传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认为政治宣传画的广泛传播反转了人们的观看方式,引发了从私人观看到集体观看的转变,重构了人们的视觉能力,并无声地塑造了人们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宣传画紧密相关的是标语口号,上海师范大学姚霏以“文革”时期标语口号及其图像化呈现为主题,揭示了“文革”时期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认为标语口号与图像的融合,通过火柴、瓷器、像章等形式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形式有助于标语口号的视觉化、符号化,但对民众的影响效果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讨论。关于1949年前后,画家自身对时代的因应及其在画作中的表现,周飞强以潘天寿1949年后的一组人物画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潘天寿这类人的尴尬以及政治对于艺术创作及艺术家的影响。

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授也少不了图像参与其间。中研院近代史所张哲嘉分析了清代姚德豫、许梿等人有关人身骨节的议论,认为许梿所撰《洗冤录详义》对官方的检骨规格作了全面检证,以私家学说颠覆了官说的权威地位,但其成就的取得并非宗依医学、检验学,而是通过可以统摄两者的考证学,逐渐实现知识的更新。台湾长庚大学张淑卿从台湾医学教育中的解剖学知识传授与实践切入,讨论了图谱与实践如何形塑台湾医学生的解剖学知识,以及其对于时人身体认知的冲击。

广告及其负载的图像同样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台湾东华大学蒋竹山利用有关味素(味精)的广告图像,将味素这一物质,放到东亚范围内进行考察,主张从“身体感”的研究取向探讨味素广告对民众感官与生活意识的形塑。复旦大学张仲民则主要利用近代报刊上的医药广告,分析广告中展示的“东亚病夫”或“东方病夫”形象。认为这类广告的大量存在客观上会制造出病人在中国无所不在的“真实效果”(reality effect),会向人展示中国人集体的身体出了问题的“东亚病夫”或“东方病夫”形象,而“东亚病夫”的符号与认同在近现代中国被广泛接受,医药广告乃至商业广告与有功焉。

此外,清华大学刘亦师以清华大礼堂的建筑结构为探讨对象,利用建筑结构图纸和外观图像资料,将清华大礼堂与全球范围内具有类似穹顶结构的建筑进行比较考察,赋予清华礼堂丰富的历史意涵。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刘文楠介绍了MIT Visualizing Cultures 图像网站及利用该网站进行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实例,她认为在意识到图像资料具有的缺陷情况下,“看图说史”者需要对图像的历史背景和来源熟悉,具有图像史料辨析与解读的能力,同时还要突破常规史学研究的束缚。

工作坊举办期间,主办方为每位发表者预留了比较充足讨论时间,与会学者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当面指出,现场的讨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在最后的圆桌讨论时间,与会学者纷纷交流了各自参加此次工作坊的收获,并对“看图说史”的可行性与注意的问题进一步交换了意见,大家认为,图像仍然只是史料的一种类型,对它的使用不可能脱离别的类型的史料而存在,但历史研究者也应当关注图像史料所承载的独特信息,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图像包含有丰富的历史细节与文化内涵,它是一种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历史证据,或者说其本身就是过去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其主体性显而易见的,不能仅仅被视为是历史研究的辅助材料,只能被用来“证史”。如何让图像资料从增加著作叙事中的可读性、补文字资料所未备的“插图”,转向历史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如何更好解读关于近代中国的大量图像资料,等等问题,则须待史学界同仁的集体努力。本次工作坊的举办,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努力和尝试。来源:社科院近史所

最后更新 2014-11-05
评论 ( 0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