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和嘀嘀打车软件的大战暂告一段落了,显然是两家巨头烧钱已经烧到投资人心慌了,没有办法只好约定停火吧。不过我不关心这两家巨头公司的战略和战术行为,只想通过自己的了解,谈谈关于两个打车软件的看法,特别是司机们怎么看。
前段时间在北方某城,我们用打车软件叫车,因为不熟悉这个城市,所以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位置,结果师傅抢单后,一个劲儿给我们打电话,问到底在哪个位置,生意还做不做了,等等。关键是我的湖北腔普通话他也听不大懂,导致纠结了很久,感觉十分不好,师傅也很愤怒,我们也耽误了时间。最后还是招手打的有效。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软件打车,因为平常在武汉,我对路线很熟悉,的士也很多,各种交通工具我都很熟悉,所以基本不用这软件打车。初到北方,就遇到了语言加地域不熟悉的问题,最后弄得师傅和我们都不开心,这显然也说明了打车软件的某种问题。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是北上广深。
回到武汉后,我询问了很多的士司机师傅的看法,他们意见有褒有贬,但大部分都经历了一个从狂热追捧到最后放弃的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补贴很多,高达十块钱,这对顾客和四级来说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且有的顾客和司机配合,一次打车多次支付,最后司机赚的相当开心。不过,这都是因两家打车软件公司火并而得来的好果子。但时间并不长,后来补贴降到五块,最后是三块。对于乘客的补贴,最近也取消了,这对于打车软件的使用率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我碰到几个司机都不用打车软件,原因各种各样,其中主要是有这样几个问题:
1,装了打车软件,要不停的盯着手机屏幕准备抢单,结果造成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意外。一个师傅告诉我,他的另一个司机朋友就是因为抢单的时候分散了注意力,结果撞上了别人的车子,幸好是有保险,不然得亏损一大笔钱。对于每天辛苦挣钱的司机来说,只要出一次车祸,不管大小,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打车软件造成的安全问题,应该就是很多师傅不装打车软件不抢单的最主要原因。
2,打车软件在最开始补贴十块钱的时候,司机们都很开心,这毕竟不是一个小数字。不过后来降到了三块钱,师傅觉得,自己每天花的手机网络流量也都折进去了,再加上抢单后要跟人打电话确定位置,然后有的还要多次确定才能找到打车的人,这样实际上一个月算下来,话费流量费等等是个不小的支出,扣除这些之后,从补贴那点钱中,司机额外挣不了多少钱。
3,打车软件让师傅们很烦躁,主要原因就是类似于我在北方某城那样的经历,一般来讲,本地人都比较熟悉哪些地方容易打车,知道其他交通工具可以随时替代等等。而不太熟悉地域的人,喜欢用打车软件,这样等司机来接他,结果很多司机要额外的绕道,甚至还要经历额外的堵车,有时候碰着招手的乘客还不能载,或者到约定的地点又找不到人等等,都是各种细节上的麻烦,这样的麻烦来几次,司机都会很烦躁,有的就干脆卸掉软件,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不过打车软件确实还是有些方便之处的,除了补贴之外,乘客如果有些沉重的物品要提、路线不是特别熟悉、还有在一些不容易等到的士的地方,使用打车软件都会更加方便省时。
作为一个普通乘客,我现在不用打车软件。因为生活的地域一直比较固定,对周外路线等等熟悉,而且现在没有补贴,使用打车软件对我来讲没有诱惑力。不过这不表明我看衰打车软件。我的看法是,像2012年前后的微博一样,那只是一个对新事物的全民好奇心总爆发时期,造成了微博一个高度繁荣的景象,实际上在2013年之后,微博的活跃度下降,有人说微博已死,不过我看来更像是微博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微信也如此,微信朋友圈造大量增加了低头族,再加上鸡汤党、养生党和营销党人“三股势力”强力渗透朋友圈,如今的朋友圈已经完全不堪入目了。打车软件也如此,因为一个新软件到来了方便,再加上诱惑人的补贴,打车软件受到高度热捧,不过等到补贴都逐渐取消后,这些泡沫热都会退去。一切终将回归平常,它们死不了,它们也不会像这几个月这样高度受捧。
(写于201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