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的文科生

302 0

不久前,和几个博士吃晚饭,聊到现在的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的话题,一个说她侄女教会了她玩微信,另一个还不知道微信是什么,还有一位则是买了智能机,除了使用电话短信功能外,其他的基本上是摆设。

我自己算是个新科技的狂热分子,虽然混在文科学术界接班人的行列,却总是想着外面的事情,总不就范于既有的各种氛围和体制。然而,关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却让我知道了很多不曾想象到的东西,让人惊讶无比。如今的科技发展,已经在深刻的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而学院派的同志们,大部分都还在古典理论中寻找营养。

和我导师也谈这个问题,我和导师共同的观点是,人文社科的学术界对社会现实变化的反应,至少延迟5-10年。一项科技革命可以在短短两三年时间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微博/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击力媒体/社交等等日常生活领域。但实际上,人文社科界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到今天还未真正的开始,已经有的一些研究,还主要是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概括之上,熟悉这些科技产品的东西读到这些文章,感觉就像是发现一个人正在对你已经玩腻了的东西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热情。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的印象——缺乏对现实的敏感。

缺乏敏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回归古典”的吹捧。古典,不可否定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思想,充满了极为睿智的东西,对今天的生活依然有着借鉴意义。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古典时代更多的被学者们当作思想的源泉。即便是在今天生活中产生了新的现象和问题,学者们惯常的应对就是,用古典的理论和经验阐释今天的生活。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两个疑问:1,古典理论具有解释一切的能力么?2,生活的丰富性可以被同样的理论一劳永逸的解释么?

当然,想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者们要么选择无视事实,要么选择再进一步回到古典,即回到哲学的古典时代。

我以为这更像是一种逃避。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以研究者自居的态度,排斥新的东西,这是文科人一贯的性格。我们常讲,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但事实是,大部分学术从业者的观念中,理论常青,因为要在高级别刊物发文章,依靠的还是理论把玩能力。

这些观念束缚下,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学者们,很难真正的面对现实的发展。当然,这也有学院派体制束缚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科研体制。比如,发表科研成果。一般规定是必须要在CSSCI等刊物上发表才能成为科研成果,才能成为评职称/评奖/毕业等的条件。但实际上,封闭的刊物等级,以及封闭的学术分享圈,让这些科研大部分沦为文字垃圾或者鸡肋。学者们先是不得不为之,后来是乐而为之地在书房中闭门造车,因为这能带来实际的利益,而放置剧烈变化的现实社会不管不问,顶多则是翻翻十八大报告,然后写几篇喝彩的文章。

殊不知,现实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机制的变化,已经开始蚕食学院派的领地了。以《读书》杂志为例,这本曾经在学术界和思想界享有盛名的杂志,多次在重要的思想争论关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但最近几年,状况是江河日下。从内容上来看,发表的文章是越来越学术化,专业化,这就离思想界和普通大众读者越来越远。从关注的话题上来看,07年之后,关注的问题离剧烈变化的现实也越来越远,更多的沉迷在对一些所谓的经典话题的繁复而琐碎的考据和讨论中。发行传播上,也是越来越跟不上形式了。如今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自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搜索的不断发展,还有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让人们更容易的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和思想了,学者写上一篇易读的文章,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社交网络等渠道的方式传播,对公众影响力远远大于发表在纸质杂志之上了。很多新闻时政类的杂志已经电子化了,通过开发APP等方式提供电子阅读。而如《读书》这样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界平台,正走在迷失的路口和悬崖边上。也许今年《读书》杂志编辑部重组,倒是给了它一个追上时代脚步的机会。围绕在这些杂志周围的人文社科界的专家学者们,倘若再不适应新的传播机制,只会以晦涩的语言写点古典话题或者只会写点为某大会报告喝彩的文章的话,那么,往后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其实在很多科技研究者的眼中,我们目前看到的都不算高科技,而在很多人文社科界的人眼中,就往往不一样。有一个在美国的学者赵鼎新研究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圈内算得上是前沿了,他也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在微博逛了逛,然后描述了一翻感觉,竟在圈内备受追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变革,是可以改变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我们也许就处于这个时代,不能闭目塞听,更不能闭门造车了。被嚼烂了的古典话题,是可以放一放的。今天,文科人必须敏锐起来,面对现实的变革,研究新的问题,否则没有出路。

2013-03-08

最后更新 2013-10-17
评论 ( 0 )
OωO
隐私评论